一、概述
子宫下垂又称阴挺,指妇人阴中有物突出,实即子宫脱出,甚至脱出阴道口外。多由气虚下陷,带脉失约,冲任虚损,或多产、难产、产时用力过度,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等,损伤胞络及肾气,而使胞宫失于维系所致。
二、病因介绍
西医病因
1.分娩损伤是发生子宫脱垂的解剖学基础。
2.支持子宫组织疏松薄弱。
3.腹腔内压力增加在上述病因基础上患有长期慢性咳嗽、便秘、腹水或盆腹腔巨大肿瘤均可引起。
中医病因
本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统称为“阴挺”,又称“阴菌”、“阴脱”或“产肠不收”。
1.主要病机多因身体素虚,分娩时难产、产程过长、用力太过,或产后过早地参加体力劳动,以致脾虚、气弱,中气下陷,维系子宫的胞络松驰,不能固摄宫体,移位下坠;
2.产育过多,肾气耗损,不能维系子宫,因而下坠。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决》曰:“妇人阴挺,或因胞络损,或因分娩用力太过,或因气虚下陷,湿热下注。阴中突出一物如蛇,或如菌,如鸡冠者,即古之癞疝类也。属热者,必肿痛,小便赤数;……属虚者,必重坠,小便清长……”因此表现腰酸腿软,小腹下坠,肾虚则冲任不固,带脉失约,子宫脱出:肾虚膀胱气化失司,小便频数,以夜间尤甚。
3.妇女的盆底肌肉,是比较软弱的,再加上劳动时腹压增加,其盆底肌肉对压力失去了正常抗力,自易形成子宫脱垂。
4.韧带及其肌肉松驰是子宫下垂的原因,而脾气虚弱,运化失职,使血行不畅,又是造成肌肉松驰的根源。脾虚中气不足,中阳不振,见面色少华,四肢无力,少气懒言;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湿浊下注,则带下量多、清稀;脾虚生湿,郁久化热,湿热下注,带下量多,色黄质粘腻有臭气。
三、阴挺的辨证分析
阴挺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多产、产伤等,导致中气下陷或肾虚不固,使胞络损伤,不能提摄子宫。治法应根据“虚者补之,陷者举之,脱者固之”的原则,以益气升提,补肾固脱为主。
四、阴挺的辨证论治
气虚型
【证见】 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,自觉小腹下坠,有物从阴中脱出,劳则加剧。四肢无力,少气懒言,面色少华,尿频,带下量多,质稀色白。舌淡苔薄,脉虚细。
【治法】 补气升提。
【方药】
1.主方补中益气汤(李呆《脾胃论》)加味
处方:北黄芪50克,白术15克,陈皮6克,升麻15克,柴胡6克,党参30克,炙甘草9克,当归15克,续断15克,金樱子30克(或用金樱子根),枳壳15克,水煎服。
2.中成药
补中益气丸,每次6克,每日3次。
3.单方验方
(1)升陷汤(龚其恕《浙江中医杂志》1985.4)
处方:柴胡15克,升麻15克,黄芪60克,桔梗10克,知母15克,党参60克(重者用红参15克,另炖后兑人)。水煎早晚2次分服,每日1剂。
(2)老南瓜蒂汤(赖天松等《临床奇效新方》)
处方:老南瓜蒂6个。将瓜蒂对剖开,煎取浓汁顿服。每日1次,5日为1个疗程。
(3)托垂方(赖天松等《临床奇效新方》)
处方:升麻4克(研末),鸡蛋1只。在鸡蛋顶端钻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圆孔,把药末放入鸡蛋内,搅匀;取白纸一小块,蘸水将蛋孔盖严。然后将蛋放蒸笼内蒸熟,去壳内服。每天1次,10日为1个疗程;间隔2日,再服第2个疗程。
肾虚型
【证见】 阴中有物脱出。腰酸膝软,小腹下坠,小便频数,夜间尤甚,头晕耳鸣。舌淡红,脉沉弱。
【治法】 补肾固脱,佐以益气。
【方药】
主方大补元煎(朱丹溪《丹溪心法》)加减
处方:党参30克,山茱萸15克,杜仲15克,枸杞子15克,熟地黄20克,当归15克,炙甘草9克,山药30克,北黄芪30克,白术15克,金樱子30克,菟丝子20克。水煎服。
说明:上述二型均可因子宫常脱出阴道口外,摩擦损伤,局部出现红肿溃烂,黄水淋漓,带下色黄量多,或如脓有臭气,此时必须先清利湿热,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。也可用此汤外洗,再喷撒喉风散合珍珠层粉,以清热解毒生肌。局部症状改善后,按各型施治,或行手术治疗。
五、阴挺的其他疗法
阴挺的针灸治疗
(1)气虚者,取督脉、足太阴、阳明经穴为主。针刺补法并灸。取穴:百会、气海、维道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。
(2)肾虚者,宜调补肾气,固摄胞宫,取任脉,足少阴肾经穴为主。取穴:关元、子宫、照海。
阴挺的饮食疗法
北芪升麻乌鸡汤:乌鸡1只,宰好去肠杂洗净,再将北黄芪30克、升麻15克纳入鸡腹中,然后加水500毫升及调料适量,隔水炖烂。食肉饮汤,隔日一料,连服多日。肾虚明显者,也可加入巴戟天肉30克。
猪肠巴戟汤:猪大肠300克,巴戟天30克,升麻9克。将大肠治净,升麻、巴戟天一起纳入大肠内,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,调味后分次吃肠喝汤。每周2~3次,连服3周。
乳鸽北芪杞子汤:将乳鸽宰净切块,加入北黄芪、枸杞子各30克,放炖盅内加水适量,隔水炖熟,去药渣饮汤吃鸽肉。隔日1次,连服10-15次。
六、阴挺的预防与调护
1.实行计划生育,优生优育,可大大降低阴挺的发病率。
2.实行新法接生,及时修补裂伤的会阴。
3. 产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。保持大便通畅,积极治疗慢性咳嗽。
七、专家建议
专家提醒注意事项:
1.注意卧床休息,睡时宜垫高臀部,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。
2.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。
3.及时治疗慢性气管炎腹泻等增加腹压的疾病。
4.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。
5.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。
6.增加营养多食有补气补肾作用的食品,如鸡、山药、扁豆、莲子、芡实、泥鳅、淡菜、韭菜、大枣等
7.节制房事。